2014年12月6日、7日,行業內備受關注的《全球九大證券交易所中國首席代表論壇》在北京歌華開元大酒店隆重舉行。
本屆論壇為期兩天,主題為“全球資本,擁抱中國”。為滿足論壇高端、專業、國際化的風格定位,主辦方北京二八零零投資管理股份公司做了充分而詳實的準備,力邀原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先生,全球九大證券交易所中國首席代表親臨現場做主題演講。全國各地方政府領導,大中型優秀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及各上市機構相關人士共300多人參加了論壇。
論壇期間,與會各方就國家最新境外上市政策、精神;九大證券交易所最新動態;海外資本市場上市運作程序與規則等問題做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二八零零長期以來致力于為中國企業提供上市、融資、招商服務,立足中國,全面打通新三板、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等32家國內資本市場上市通道,助推全國150個縣的200多家企業成功掛牌。
在此基礎上,二八零零面向全球,鏈接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德意志證券交易所、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新加坡證券交易所、韓國證券交易所融資上市通道,幫助中國企業融資全球資本,成功實現海外上市。
WTO首席談判代表、原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先生親臨現場,并帶來主題演講《新常態下企業新機遇》。
在中國經濟逐步進入新常態后,許多新的現象和問題凸現出來。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下滑,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龍永圖先生指出這是中央主動調控的結果,不必過分擔憂。中國經濟的發展是良性與健康的,在此背景下,大力發展資本市場顯得尤為重要。
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利于中國經濟的轉型,有利于產業的升級,對金融體制的改革和儲蓄轉化投資等問題都有重大意義。海外上市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浪潮中的重要部分。今年,中國海外投資總量第一次超過吸引外資的總量,這標志著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
當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國際地位得到很大提升,為企業大規模走出去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而從政府層面,“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等硬環境建設與溝通建設自由貿易區、雙邊自由貿易區的軟環境形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優越的戰略格局。結合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經過自身發展已基本具備的國際化素質,都極大提升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實力。但也應注意到企業自身素質仍然是影響其海外上市的重要因素。企業自身應該為上市轉變自身文化價值,適應、遵守規則,樹立共贏的競爭理念,提倡創新,樹立信心。強化企業的競爭力,提升企業價值。
最后,龍永圖先生充分肯定了本次論壇舉辦的意義,同時也希望二八零零能夠在助推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路上貢獻更多的力量。
【韓國證券交易所】
韓國證券交易所(英文簡稱KRX)的證券期貨及其它衍生產品交易量位居世界首位。據世界交易所聯盟2008年的統計,韓國創業板市場KOSDAQ的成交量及換手率僅次于美國納斯達克,其上市公司總市值位居世界第四。目前有10家中國企業赴韓上市,以制造業為主,區域以福建,浙江,廣東為主。
12月6日14:00,韓國證券交易所(英文簡稱KRX)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丁宣榮登陸論壇現場,為與會嘉賓介紹了KRX的相關情況。
丁宣榮先生發言的主題是《中國企業境外上市新途徑》。他首先為與會嘉賓介紹了韓國交易所的基本狀況,接著介紹了韓國證券市場概況。針對與會嘉賓關注的上市細節問題,丁宣榮先生也做了詳細解說。韓國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審核條件分形式條件和實質條件,形式條件包括企業規模、審計等方面。韓國交易所十分重視企業的透明性,所以審核實質條件方面針對透明性的審核會嚴格些,這對企業是否能夠在韓國交易所上市十分重要。
【倫敦證券交易所】
倫敦證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三大證券交易中心,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證券交易所,為世界各地的公司及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通往歐洲的理想門戶。倫敦證交所運作是世界上國際性最強的股票市場,其外國股票的交易超過其它任何證交所。倫交所(主板)上市優勢行業:科技產業公司、投資實體、礦產、能源、化工、重大基建項目公司等,目前中國企業上市數量60家(AIM為主)。
12月6日下午15:00,倫敦證券交易所(英文簡稱:LSE)亞太區副總謝毅先生親臨現場,就LSE的優勢特點,發表《倫敦——全球領先的資本市場》主題演講。
謝毅先生圍繞LSE國際化特點從上市的標準、投資者的關注、上市分析人員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說。通常國際很多證券交易所本土上市企業的數量高于海外企業數量,而LSE卻相反,由此看出LSE對上市企業的領域、背景更加“寬容”。倫敦投資人對海外上市公司更為關注,企業更容易獲得融資。謝毅先生表示,倫敦證券交易所門檻低,只要市場認可,投資人認可的企業就能上市。
【東京證券交易所】
成立于1879年的東京證券交易所(英文:Tokyo Stock Exchange,縮寫:TSE)是世界四大證券交易所之一,發展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卻是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中心之一,日本最大的證券交易所,它的股票交易量占日本全國交易量的80%以上。上市優勢行業:成長性好+ACG(Animation動畫、Comic漫畫、Game游戲)、生物技術行業、醫療健康行業。中國企業3家:新華財經、中國博奇、亞洲傳媒。6日15:40,東京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逯家鄉發表主題演講。
12月6日15:40,東京證券交易所 (英文:Tokyo Stock Exchange,縮寫:TSE) 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逯家鄉先生來到論壇現場,并做主題為《日本交易所集團市場介紹》的演講,內容涉及境外上市地的選擇;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概況、動態、上市標準及企業表現等問題。
逯家鄉先生通過大量數據分析說明了東京證券交易所各個市場的特點,從量化標準和實質標準方面,逯家鄉先生詳細解說了上市流程規則。最后,逯家鄉先生簡要說明了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費用問題,同時也再次表示歡迎中國企業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多倫多證券交易所】
多倫多證券交易所(英文簡稱TSX)成立于1861年,是加拿大的主要股票交易所(主板),籌集的股本額在世界上排名第五,總市值高達1.3萬億美元,目前有3400多家企業此交易所的主板及創業板掛牌上市,占全世界上市公司10%。在TSX上市的公司來自全球各種不同領域,包括礦業、石油、天然氣、林木產品及采礦等資源公司,工業、生物科技、交通運輸業、通訊、原材料及金融服務類公司。目前中國企業上市數量55家。
12月6日下午17:00,原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郜翔先生親臨現場,就多倫多交易所的上市途徑、特點等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
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上市途徑主要分為:IPO、反向并購、合格交易、交叉上市四個途徑。中國黃金資源有限公司就是通過反向并購成功上市,郜翔先生結合實際案例逐一進行了分析。
【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
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英文簡稱:NASDAQ)是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與傳統證券交易所不同,納斯達克主要是通過電子交易系統進行股票交易。其主要特色是聚集了全球最出色的高科技公司,如蘋果公司、微軟、英特爾、思科等,中國代表性企業有搜狐、網易、中國網通、163、百度等;納斯達克面向的企業多是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大中型公司,而不只是科技股。
12月6日17:40,原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英文簡稱:NASDAQ)中國首席代表兼亞洲區董事總經理徐光勛先生出席本屆論壇,并做主題為《中國民企遇見海外資本市場》的演講。
國際上眾多優秀企業之所以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更多的是源于其明顯區別于其他證券交易所的特色。首先就是納斯達克通過電子交易系統進行股票交易的靈活操作方式,增強了其流通性和交易量。納斯達克提供3個板塊、11個標準的上市選擇,上市成本較低,并且為企業提供上市前后多元化的服務。徐光勛先生以其中一個上市標準為例,具體說明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便利。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英文:Singapore Exchange Limited 縮寫:SGX 簡稱:新交所)成立于1973年,經過二十幾年發展,成為亞洲僅次于東京、香港的第三大交易所,亞洲主要金融中心之一。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主要來自傳統制造業部門,如食品加工業、紡織業、服裝加工業、家居用品生產、機械制造和化工業等。福建省的泉州市、山東省的臨沂市都是赴新加坡上市企業的重要集中地。目前中國企業上市數量182家。
【紐約證券交易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英文全稱:New York Stock Exchange,英文縮寫:NYSE)成立于1792年,是全球規模最大、組織最健全、設備最完善、管理最嚴密、最具流動性的證券交易所,對世界經濟有著重大影響的證券交易所。有2700多家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大公司在此上市交易,上市公司市值超過20萬億美元。目前紐交所中國企業共74家,總市值1.04萬億美元。
【德意志證券交易所】
德意志證券交易所(亦稱: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英文:Frankfurt Stock Exchange 縮寫:FWB)是德國最大的金融中心、德國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也是歐洲第二大金融中心。基于德國雄厚的工業基礎優勢,許多以實體經濟產業為主的企業,如制造、化工、精密儀器、消費品等都選擇在德意志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在德意志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企業有25家。
7日9:20,德意志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毋劍虹帶來題目為《投資未來-德國制造》的演講。
德意志交易所位于歐洲中央銀行所在地——德國金融中心法蘭克福。近年來,中德在政治、經濟、人文和國際事務等方面不斷進行深化合作,這為中國企業在德意志交易所上市創造了良好條件。德意志交易所分為高級市場、一般市場、初級市場三個板塊,對此毋劍虹先生進行了逐一分析。“好的平臺,好的技術,好的服務,好的產品”這是德意志交易所最大的特點。
【香港證券交易所】
1986年,香港四家證券交易所正式合并,成立香港聯合交易所。經過十三年的發展,聯交所已從一家本地證券交易所晉身成為一家主要的國際證券交易所,目前是全球第九大交易所,亞洲第二大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是凈資產大、利潤穩定的大體量的國內企業融資的最好場所,中國企業上市數量859家,2014年上市69家,超過香港本地上市企業700家。
12月7日10:20,香港證券交易所(英文簡稱:HKE)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黃興玲女士參加論壇并發表演講,題目為《香港證券市場的最新發展及滬港通進展簡介》。
黃興玲女士通過嚴格的數據圖表,反映出香港證券交易所的基本情況。除了傳統產業外,許多新興產業也選擇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港交所對上市企業引進私募融資的時間有一定要求,黃興玲女士特別提示有意在港交所上市的企業注意。對大家關心的滬港通問題,黃興玲女士也做了詳細的介紹。
論壇吸引了眾多證券交易所首席代表及行業相關人士參與,為相關職能部門、地方政府、國內優秀企業及產業相關人士提供一個拓展國際視野,觸摸全球資本市場脈搏,順利對接境外資本市場的最佳合作平臺,引發業內的廣泛關注和參與。
此次《全球九大證券交易所中國首席代表論壇》的順利召開,標志著北京二八零零投資管理股份公司打通海外資本市場渠道,構建國內外上市融資全通道戰略的全面啟動,為國內優秀企業走出國門提供了機遇,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來源:中國時尚網www.mshi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