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的名義》大火,呈現出一種全民追劇的現象,還有不少評論說,《人民的名義》尺度大,那么這部劇的尺度大到什么樣呢?《人民的名義》劇情是什么樣的呢?
人民的名義大尺度反腐劇情介紹
趙德漢住在普通的老式居民樓里,狼吞虎咽地吃著普通的炸醬面,水龍頭慢慢地往下滴著水,下面一只臉盆正在默默地接著。他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每月給鄉下老母寄出300元生活費,還要瞞著老婆。誰能想象,這位“作風樸素”的處長,竟是位“億萬富翁”?從他隱秘的豪宅中,搜出了2億多元人民幣,為了清點它們,點鈔機都燒壞了三臺!正宗的數錢數到點鈔機抽筋。
人民的名義大尺度反腐劇情介紹
這正是本周爆熱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開場戲。劇中沒有小鮮肉來吸引迷弟迷妹貢獻收視率,也沒有主演們的緋聞預熱炒作,只見在環環相扣的情節中,一批老戲骨互相飆戲,收視率貌似已經超越《瑯琊榜》,目前豆瓣的評分是8.8分,堪稱創造了一個收視奇跡。人人驚呼:該劇盡顯真實官場生態,反腐尺度之大,可謂前無“古人”。這簡直是中國版的《紙牌屋》啊!
不可否認,拍攝一部嚴肅敏感又好看的政治題材電視劇,其難度系數遠高于其它題材。這次很難得的是,雖然絕大部分觀眾并不知道官場是什么樣子,但在展示高層官員的日常生活形態時,大家卻道:像!像!拍出了大家想象中的樣子。也許該劇得益于現實的貼近性,電視劇里講的故事、塑造的人物、表達的情感等要素,與百姓的生活經驗相契合,與他們的道德觀念相契合,與他們的愛憎和喜好相契合。一言以蔽之:接地氣,看著通氣!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電視機里充斥著各種以小鮮肉、流量明星、瑪麗蘇為主的青春偶像劇,或者是穿越戲、宮斗戲,靠顏值吸引粉絲,演技白爛不說,劇情也是讓人覺得要犯了尷尬癌,要是本身是喜劇也就罷了,可都是正劇啊,為什么能夠出現“我爺爺在他八歲的時候就被鬼子殺了”的臺詞?更有甚者,把一些抗戰劇也拍成了時裝片“神劇”。真想弱弱地問一下,您頭發抹這么多發蠟真是要去打小鬼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