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鮮購買電視盒子遭遇頻繁死機,消費者尋求售后服務卻遭客服多次推諉,一個盒子竟然修了幾個月都沒修好?近日,廣州市的謝先生向記者爆料稱,其平靜而快樂的生活被一個小小的電視盒子給毀了,事情真相到底是怎么樣?記者就此電話采訪了謝先生。
“盒子”,是互聯網機頂盒的俗稱,它是將互聯網上內容接入電視機的一種設備,任何一臺電視機只要與盒子連接,通過盒子連通互聯網,就相當于有了一部具有上網功能的電視機。目前國內主流的盒子廠商主要有小米、樂視、華為、天貓等,其中樂視作為國內第一家聯合央視播控平臺推出首款盒子的企業,可謂是電視盒子行業的翹楚。
但是行業翹楚出品的盒子質量卻并不“翹楚”,爆料人謝先生表示,其在2013年7月份通過互聯網購買了一個樂視的C1S盒子,買回來以后就一直經常死機,不過每次都是重啟一下就可以繼續使用,因此謝先生也沒當回事,只是覺得需要頻繁重啟比較麻煩而已。”但問題是今年4、5月份以后這個盒子就經常一死機就死得很徹底,非要我重刷系統才能繼續使用,而且刷機后也只能用個兩三天又不行了,真的是煩不勝煩!”,謝先生說。

(謝先生提供的快遞查詢截圖顯示,其寄回樂視維修的盒子6月12號已經被簽收,但是直到8月6日仍未維修好寄回。)
備受樂視盒子死機困擾的謝先生在無奈之下,于今年的5月份發了求助郵件給樂視客服,但隔了好久謝先生才收到回信,但是沒有解決問題。后來謝先生又打樂視的售后服務電話,“直到6月9日,才有樂視的工程師聯系我,給了我一個郵寄地址,于是我就在6月11日把樂視盒子通過EMS寄到了樂視的深圳維修點。”,謝先生說。
“我已經出離了憤怒了,樂視售后團隊真的非常非常不靠譜”,滿心希望可以很快就可以收到修好的盒子繼續使用的謝先生卻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他不但沒有收到維修后寄回的盒子,而且遭遇了樂視客服反復多次的忽悠和推諉。
謝先生表示,自從盒子寄回樂視維修以后,就一直沒有下文,期間沒有任何樂視客服聯系謝先生。到了6月底,實在等不及的謝先生再次致電樂視售后客服電話詢問,客服答復謝先生稱是登記了謝先生的問題,24小時內會有工程師聯系。
可是,之后的24小時內保持開機狀態的謝先生沒有等來樂視工程師的電話,這個電話直到一周以后才打來,而且也只是詢問了謝先生寄回盒子的EMS的單號和盒子存在的具體問題。本以為事情到這就可以結束的謝先生沒想到,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他和樂視客服團隊之間開始反復開始這樣的溝通過程,足足有四五次之多。
“我真是不明白了,每次都是我打400電話過去,然后他們說會登記一下,接著有人打來詢問情況,然后又沒下文了。我又只好繼續打電話過去問,然后那邊又是回電話詢問,但是就是不解決問題,而且我的盒子到現在都沒給我寄回來”,謝先生說。謝先生表示,自己已經完全被樂視售后團隊踢皮球的推諉態度搞得毫無脾氣了,現在他只能祈求樂視團隊趕緊把他的盒子修好寄回來給他使用。
編輯評論:連售后服務都做不好,樂視憑什么改變人們的互聯網生活方式?
據樂視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的銷量約為125萬臺,已確認收入的銷量約為113萬臺,對應金額約為2億7千萬元,而樂視整體在上半年的收入為27.82億元至31.58億元。總之,盒子在樂視的收入占的比重并不高,盒子對樂視來說,一直都不是那么重要。這或許就是樂視售后團隊不重視樂視盒子售后服務的原因吧。
但是筆者認為,作為國內智能盒子及互聯網電視的先鋒企業,作為一個號稱自己的的使命是要不斷改變人們的互聯網生活方式的互聯網企業,如果樂視真的想要實現自身的愿景,打造極致體驗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垂直整合的完整生態系統,那么麻煩從小處做起,做現在做起,先把最直接的用戶體驗做好,先把售后服務工作做好,先讓老用戶滿意。試問一句,如果一個盒子修了幾個月都修不好,樂視還說什么愿景和使命呢?說得再好聽也都只不過是癡人說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