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剛散去,寒潮又來襲,我坐著公交去上班,穿上了大棉衣,看見一個妹子,光著兩條腿,我只想慢慢地走過去,問她一句:你媽 ,逼你穿秋褲了嗎?”一首《秋褲之歌》讓曾經被嫌棄的秋褲,再次活躍在網絡了。英雄不問出處,天冷要穿秋褲,今天科學姐就來應景的跟大家聊聊秋褲的話題吧。
1不穿秋褲會招來骨關節炎?
你肯定聽過你媽媽跟你說:“哎呀,年輕時候你不穿秋褲,老了你就知道了,得了關節炎看你怎么辦!”老中醫都這么說。其實呢,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先讓咱們來看看什么是關節炎。骨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病,主要表現為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關節周緣繼發性骨質增生。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關節軟骨會變薄、軟化、失去彈性,甚至碎裂,軟骨下的骨質及周緣增生并形成骨贅。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比較多見。其實,通俗地說,就是關節用了很多年, 已經老了,舊了,磨損了,猶如汽車的輪胎,用到一定年限之后都會出問題的。
你看,骨關節炎是人體關節正常退變的結果,到了一定年齡,人都會有骨關節炎,只是程度不同。因果關系應該是這樣的,寒冷不是導致骨關節炎的原因,但寒冷是骨關節炎癥狀加劇或復發的因素。
所以,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腿部保暖,當然啦,年輕人也不能一味的追求的美麗凍人,你冷就別扛著。
2只有中國人穿秋褲 外國人才不穿呢?
前兩年在網上流傳著“秋褲陰謀論”——據說在1952年,蘇聯著名遺傳學家李森科向斯大林建議,“假如一個國家穿了60年秋褲,就再也沒可能脫下它了”,李森科發現,農作物栽種于寒冷的氣候 中,就會鍛煉出抗寒的遺傳特性;如果置于溫室,抗寒性就會越來越差,這是“環境導致基因改變”。人也是這樣,給人穿上保暖的秋褲,人雙腿和關節的抗寒性就 會在幾代之后喪失,李森科期望秋褲導致中國人失去在蘇聯遠東地區生存的遺傳基礎。于是,上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和朝鮮人穿上了從蘇聯運來的秋褲,并逐漸形成了習慣。
這種無稽之談,居然在朋友圈里轉了又轉?;蚴悄敲慈菀赘淖兊膯??一個群體的基因更不可能這么容易在短短50年就改變了。頂多只是一種行為上的習慣而已。
如果可以通過環境改變,那為什么俄羅斯室內還要供暖呢?不供暖是不是也可以讓蘇聯人民可以基因變得抗凍呢?
還有秋褲和其他保暖衣物有什么區別呢?如果穿秋褲可以永久性損害人類的御寒能力,那怎么雪地靴就風靡全球了呢?這難道也是一個陰謀嗎?
3秋褲是50年代才發明的?
NONONO,穿兩條褲子的習慣呢,可以追溯到大約公元8世紀前后的西方。
但是,一開始的“秋褲”并不是現在這種樣子,而是另一種形態。在1914年-1918年中,各軍采購的主要內衣之一是叫做“連衫褲”(Union suit)的東西——上下身全包住,手腳腕口都緊收的衣服其實等于是秋衣與秋褲的合體。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歐美人越來越注意到秋褲不是那么美觀和時尚,而且供暖和居住條件的提高,所以才越來越少的人穿秋褲了。
4秋褲其實也是時尚單品好嗎!
然而他不是秋褲外穿的第一人!
15世紀的亨利八世,在歐洲宮廷里,他最愛穿一種男用馬褲(Chausses),羊毛材質,緊身裹腿,下搭貴族尖頭鞋。久而久之,這種褲子的實用性和裝飾性開始分化。裝飾性的那一部分,成為了如今的Legging,即在女孩中十分流行的打底褲,各式各樣的外形和花紋掩蓋了它秋褲的實質;而實用性的那一部分,就成了流行于廣大人民群眾間的秋褲。
是的!Legging和秋褲本來就是一家啊!小編那天穿著Legging搭配了長毛衣,居然有直男同事說:“你怎么把秋褲穿出來了?”嗯,以后小編要寫首歌,歌名就叫《我的秋褲》,我的秋褲時尚時尚最時尚!
齊魯 壹點 最懂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