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雪梨抄襲門”事件在設計領域引起軒然大波。5月7日,@雪梨Cherie 及其好友@賴蒙lemon 在微博上發布一組身著i-am-chen 18春夏系列同款的圖片。5月22日,@雪梨Cherie 和@菲力姐姐jfiensksl兩個賬號再次發布圖片,并宣布山寨款將在5月28日上架“錢夫人家 雪梨定制”。
i-am-chen 于6月4日也通過官方賬號指責雪梨在商品設計上的抄襲行為。據悉,2017年10月,該系列在@上海時裝周通過@DiaCommunication的Tube Showroom進行預訂,并先后進駐@寺庫SECOO @漢光百貨@MoneyShops@CECIDICO @LONDON-STATION @FOREST628 @T9糖梨菱角。
抄襲本身就是對設計師的侵害,而抄襲者的態度更令人心寒。雪梨的侵權行為被抓包之后,僅下架該商品以及出示一張第三方面的道歉書,并把責任推卸到外聯設計師身上。一個加害者,卻以“受害者”的身份在道歉。
雪梨抄襲i-am-chen也并非個例,翻看這家網紅店,你會發現很多大牌的設計都在里面。大牌設計拿來用,隨意改動一些地方,再用低價材質代替,就可以成為網紅爆款。
中國原創品牌,何時迎來黃金時代?
縱觀中國設計現狀,你更會發現,雪梨不止一個,還有更多像雪梨這樣的網紅,在淘寶、微店、朋友圈盜用設計撈金,不斷侵犯設計師的權益,他們的侵權行為不會停止,更不會說道歉。
有一種神奇的現象出現在中國市場上:一方面“盜竊者”在偷走設計,并對設計師的“孩子”進行粗制濫造的改造;而另一個方面,是消費者對國產設計的抱怨,抱怨有錢卻沒有好看的衣服,為什么國產設計既不好看又很low。這兩者產生的傷害疊加在設計師身上,自身權益被侵犯,還要承受輿論打擊,原創的熱情如何點燃?
i-am-chen 在侵權后發表的微信文章中說“中國的獨立設計師品牌尚在萌芽階段”。客觀講,中國原創設計師不乏生長的土壤,缺乏的是呵護萌芽茁壯成長的力量。在國外小眾品牌很受推崇,而中國的設計師卻踽踽獨行,他們需要更多人的支持。
在今年3月的上海國際時裝周上,寺庫與TOP100和ontimeshow兩大品牌簽約,有超過300位全球頂尖原創設計師集體進駐寺庫商城設計師頻道。對于消費者而言,它意味著以后除了線下的百貨商場、品牌直營店等這些地方可以買到官方正品,也可以在寺庫這樣的線上APP買到原創商品。但對設計師來講意義就更加重要,為他們提供的不僅是銷售自己作品的一個渠道,更是一片成長的土壤,一個可以展示自我才華的平臺,一個可以安心地為自己乃至中國原創文化持續釋放的環境。
中國原創設計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支持,我們有理由相信像寺庫這樣的平臺會越來越多,他們的標簽是只賣正品,能夠讓設計的價值得以綻放,成為網絡渠道假貨亂象中的一股清流。隨著市場環境的改善以及眾多設計師維權意識的提升,消費者也會分辨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假的,在亂象中站穩自己的立場。消費者、平臺、品牌、設計師,只有多方合力,中國的獨立設計師品牌才會在世界的T臺上占據一席之地,從我們自己做起,對假貨說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