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還要被花里胡哨的優惠規則繞得團團轉?還要為一不小心睡過頭,錯過搶購時間懊惱不已?還要為精挑細選半個月然而付款時網絡癱瘓哭笑不得?
累skr人的雙11,今年終于能省心又省錢!
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聽課輕松不費勁,寫作業不用抓耳撓腮,超高效率充足睡眠……從上到下就是好底子,樣樣都優秀!
光羨慕沒有用,好底子當然還得“打”出來。拋開智力因素,學習上的好底子就是吸收知識的能力,剛剛步入初中學習的預初年級,正是打底子的黃金時間。孩子手握以下三張PASS卡,從預初到初三,受益初中四年!
【習慣PASS卡】
《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學習沒有“規矩”,自然也難成“體統”。上海中考易中難比例在8:1:1,可見學習整體難度不大,因此學生的考分差距往往就在學習的細節之處逐漸拉開。而我們所說的學習細節,最大程度地就體現在學習習慣上。
從老師實際反饋來看,除了反復強調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等學習習慣,預初階段的孩子還要特別注意“細心”的養成。別小看細心二字,放大到中考的層面,馬大哈孩子粗心掉的2分,可能就是市重點和區重點的差別,而市重點和區重點的差別,也許就是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所以,想要初中四年學得輕松,在低年級階段就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再次提醒預初同學和家長,一學期后,如果還是學無章法,一定要在寒假及時糾正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優先過好學習習慣關。
【知識PASS卡】
從中考角度出發,各科分布在預初年級的知識點、考點、重難點并不多,但這并不意味著預初就可以玩玩混過去。預初的學習節奏可以分為兩步:打牢基礎,著手擴充。春秋兩季校內學習是地基,以預初數學為例,整個學年圍繞“數”展開——分數、整數、小數……再放眼四年后的中考,幾何壓軸題考察的內容依舊回歸到數(代數)。由此可見,打牢基礎在中考中的戰略性意義。
而寒假以及預初升初一的暑假,在已有穩固地基的情況下,才能“建高樓”。有期末考的檢驗,寒假里同學們可以準確地查漏補缺,夯實基礎,進而再拓展提高。仍然以數學為例,小學到初中的跨越,很多同學在抽象思維能力部分的缺失是比較大的,只有經過一定時間和題量的訓練,才能補足斷層,鉆透知識點。語文英語學科亦然,積累文本素材、擴大閱讀面、搭建知識體系……寒暑假的提高,就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能力PASS卡】
綜合能力的提升,必然是課外學習的重中之重。但是究竟如何提高綜合能力,似乎難以回答全面。我們不妨把綜合能力劃分為應試和素質兩個方面看:
首先,應試層面的綜合能力可以理解為對壓軸題、綜合題、提高題的解題能力。對接中考,這些題目的考察都不是以單一知識點的形式存在的,而是知識板塊之間的融合、串聯,對學生融會貫通、靈活運用都有一定的要求。近幾年上海中考試卷對綜合題的考察比重越來越大;從不久前公布的中考改革方案中,“跨學科案例分析”這一板塊的增加也可以看出教育考試院對綜合能力的重視,現在預初以及初一年級的同學們都將是中考改革實施的對象年級,所以大家千萬要提高重視,不能掉以輕心咯。
其次,綜合能力也體現在素質層面,特別是以自招為代表的高水平高層次競爭中。近幾年來,重點高中自招考題不再是對課內知識一味地加深難度,而是在靈活多變、范圍廣泛之中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材料閱讀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等等等。這些能力靠自招前的突擊顯然為時已晚,只有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逐漸積累起來。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應該在學習任務相對輕松的低年級階段,就開始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以備在高層次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良好的習慣、扎實的知識、卓越的能力從預初就要抓起!昂立中學生寒“價”提早放,預初寒假班早鳥價搶報中!限時福利,關注“昂立中學生官網”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