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紀初,中國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大航海時代,將中華民族的文明傳播到亞非30多個國家,完成這一偉大創造的人,是明朝的鄭和,站在他身后的是永樂皇帝朱棣。1433年,正當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完成之時,反對者借機搗亂。鄭和不甘認命,想在有生之年再現先帝朱棣的宏愿。但當朝皇帝朱瞻基也下旨讓船隊返航。時光倒回鄭和的少年時代。1381年,鐵平將軍奉洪武皇帝之令,從云南、貴州、廣西等地遴選農家少年進宮為太監。少年馬和被抓,企圖逃生,未獲成功,且遭車拖懲罰。漠北,年青的燕王朱棣率兵征討前元殘部,把對手打得落花流水。為保持邊疆和平,朱棣單槍匹馬來到敵軍陣前,曉之以情,動之以禮,不戰而屈人之兵,說服太尉阿里不花歸降明朝。這時,報信人送來消息,其母馬皇后病故。馬和大難不死,被閹割成太監。在馬皇后的靈堂前,當朝紅人方孝孺、齊泰質問朱棣,為何遠在漠北,卻如此之快來到南京。奇僧道衍(姚廣孝)機敏相助,幫助朱棣擺脫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