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4月11日 20:30-21:15
受訪人:
博郡汽車董事長、CEO 黃希鳴博士
博郡汽車高級副總裁、首席技術官、美國中心總裁Jerry Lavine
博郡汽車副總裁、B平臺總監兼上海研究院副院長 李瑛女士
博郡汽車市場營銷和銷售副總裁 陳曦先生
博郡汽車造型中心高級總監 張耀科先生
記者:去年9月,您說決定企業走多遠是看自身品質和技術能力,現在博郡品質和技術到了您認為哪一個階段?
第二個問題,您當時說國家要盡快取消補貼,您覺得補貼多多少少對企業有顧慮,您覺得現在車企應該如何迎合現階段的政策?
第三個問題,特斯拉現在在加速中國本土化量產的步伐,可能對國內的車企造成很大的挑戰,您覺得博郡要如何應對?
黃希鳴:第一個和第三個問題是有關聯的,我當時講一個企業的產品能力、技術能力決定企業可以走多遠,是我預料到特斯拉遲早要進入中國,大眾MEB平臺大概在2021年也會進入中國。
產品和技術能力如果不能和國際巨頭競爭,就沒有生命力,走多快也沒有用。因為如果產品不行,在市場上就不能站住腳。很多企業發展的時候,是依靠補貼,以補貼為目的進行發展,這存在巨大的問題。因為把你的生命力放在補貼上面,而企業真正要做的事情是做出產品,要和國際產品去打。三電、成本控制、性能能力、生產控制、產品一致性等等方面,你有實力才可以站住腳。靠講故事和做秀是不能把品牌和產品拉起來的。
我們要看產品能不能和特斯拉和大眾比,能不能達到他們90%的水準,而且要有一定的性價比,因為品牌知名度沒有他們高。人家是百年老企業,所以你的性價比要做的很好,對企業的挑戰很大。很多企業低估了艱巨性,我們很低調,就是為了把產品打磨好。現在博郡可以把產品打造得和巨頭的產品差不多,從續航里程、三電效率和車聯網屬性上面,我們是做的不錯的。
我們還有工作要做,因為量產以后要實現質量的一致性,質量的把控方面有很多工作。我們做幾輛車很好做,前面100、1000、1萬個客戶很好做。那么有了10萬客戶怎么辦?他們認可不認可你的產品,這個決定你能不能生存下去。
記者:黃總,您的履歷非常完美,作為新造車創始人非常好。你也是很低調,我們品牌相對其他的新造車企業差異化是什么?最核心的優勢是什么?
黃希鳴:拿手機做比喻,手機的外殼很重要,它美不美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你的體驗,但是最重要就是里面的東西,像模板、CPU決定手機的水準。像華為有芯片技術,可以持續的發力,包括蘋果也有自己的芯片技術,可以持續發力。在芯片行業,你可以找到其他的東西。但是汽車行業有很多核心技術,決定產品的品質。像平臺技術,三電軟件控制等等,在市場上面大家抱怨汽車廠虛標電量。坦率來說,沒有一個廠是有意虛標,因為電池管理系統有缺陷,計算不出有多少電量在電池里面。估計是100公里,實際上可能50公里,計算出來是100公里,你跑完50公里就沒有電了。這些決定你的品質。
博郡和其他的車企有什么不同?我們在這些方面花了大量精力,在整車廠里面有電池技術的很少,我們電池團隊對電池的屬性,電池放電性等等方面了解很深,我們非常高效的利用這些優勢。
在平臺上面很簡單,中國大部分傳統車炒得比較多,可以自主研發卻很少,這些是硬實力,沒有硬實力的話你的產品就捏在人家手上,很難做好。
記者:現場除了推出兩款車以外,博郡汽車接下來還有什么產品規劃?是什么樣的產品?預計在今后什么時候上市與大眾見面?
黃希鳴:iV6年底量產,大量交付在2020年,我們通常不會把補貼放在里面,明年有沒有補貼不知道。
iV7將在我們新工廠生產,我們在加速建設工廠的過程中,具體何時投產會在適當的時機對外公布。
iV7之前有一款小車會在2021年上市,今天為什么沒有給大家亮相?因為我們覺得兩款車亮相已經夠了,作為一個新晉企業沒有必要一下子把兜里面所有東西拿出來,上海車展展兩款,明年北京車展至少展三款,每年保證至少兩款車上市。
為什么做三個平臺?如果只有一個產品打天下是做不起來的,要源源不斷的產品,而且即使老的產品,基本上兩年要進入一個小的車型小改,不是大改。4年要做全新的,開發全新的車型,我們基本上保持這個節奏。我說兩款新車不是改款車,只有源源不斷的打,那么市場才可以打開。
我們看到國內很多的車企,一個車型賣了六七年,看不到改款和后續的發展,這樣慢慢把自己就殺死了。必須每年有新車推出,才能持續發展。舊車賣一段時間會下架,這個時候要把新車推出填補空白,這樣的企業才可以有增長的可能。
記者:和其他的造車新勢力相比,他們大多數老大級的人物要么搞營銷,要么搞資本,你是搞技術,這個是我們看得到的差異化。落實到具體技術開發方向和整個品牌理念的話,我們和其他企業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黃希鳴:不好評論其他企業,講講我們自己。所有的新晉企業,尤其是硬件、產品相關的企業,比如說像開餐館,第一個餐館老板是大廚,你形成模式才可以變成連鎖店。如果老大不懂車,怎么控制?下面給你問題,你怎么選擇?人家把簡歷拿過來,你知道誰真正能干,誰只是表面?這些是決定企業方向性的問題。
對行業的理解,對客戶的理解,對社會的理解沒有錘煉是很難做。
像加速性能,對客戶是那么重要嗎?電動汽車的加速性能足夠好了,現在買一個傳統跑車,6秒實現百公里加速不錯了。而且6秒加速比電動車8秒加速好不了多少,你花100、200萬買一個保時捷加速性能是很好。就這么一個數據,你可能要增加很多的難度。很多決定看起來簡單,你不了解這個行業的時候,你會把公司帶到溝里面,這是整個產業的問題。
我們博郡內部坦率來說,至少方向沒有錯過,到目前為止是這樣。我是技術出身,我不是第一次創業,對客戶的理解花了很多精力。
比如說iV6,很多方案是我定的,這個造型不見得是我喜歡的,但是我想這個年輕人會喜歡。你喜歡不喜歡沒有關系,你的客戶喜歡不喜歡是最關鍵的。所以深刻的了解客戶,體會客戶,了解他的需求,做產品的定義,產品的調研,這個對企業是很關鍵。
做一款車,我們要花很多億來開發,也要花很多年的時間。汽車產品無法讓人試錯,你不能說我不知道客戶要什么,有互聯網造車老大說我們一開始不知道哪一個軟件誰喜歡,我們每一個軟件都做。汽車領域,你說我不知道客戶喜歡什么車,我每一個車都做,這個不可能。對客戶的理解,對市場的理解,對未來的理解,這個是需要非常長時間的磨煉才可以做好。博郡花時間花的多,就是對客戶的研究。
比如說張總做一個造型,為了達到0.29的風阻系數,我們做了幾十次的迭代,這個東西很多企業舍得做嗎?他們被資本驅動,會快速拿出來產品,那么就會遇到很多問題,產品不具備競爭力。
對商業邏輯的理解非常關鍵,大家看我是技術出身,因為我對技術比較了解,不意味著我對商業不了解,商業很重要,對客戶了解也是很重要。
記者:黃總您能不能介紹一下現在博郡汽車在南京、淮安幾個工廠的最新進展?這些工廠投產進度是不是受到產業投資管理規定的影響?因為說要3萬輛以上才可以擁有生產資質,博郡汽車目前有沒有將獲得生產資質這件事延后?一汽工廠生產線未來會不會擴大?
黃希鳴:博郡的第一、第二款車不會受新工廠建設進度的影響,因為會在一汽工廠預期投產。我們的質量控制團隊已經在工廠里面工作很長時間,目前工廠的改造等等方面已經在進行了。
南京的工廠某種程度是受到產業投資管理規定的一些影響,進度是稍微慢一點,但是我們也在積極解決相應的問題,你談到的資質問題,過一兩個星期會有新的消息出來,只能說資質對我們來說不是太大的問題。南京工廠其實已經在加速進程了,進程比較慢主要原因是是因為廠地土地平整的問題,因為南京的土地條件比較差,有很多深坑,建設過程中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另外我們對建設的質量要求也比較高,工廠建設是非常的小心,地基沉降等等問題會造成后期的困難,我們風格就是一步一步走,是求穩。
記者:陳總,您一直在傳統的車企里面,現在來到了造車新勢力,可能有一些創業的激情在里面,可以談一下您的轉變嗎?
陳曦:我在傳統車企做了20多年,我個人認為,我是模式切換的問題,這個時代就是切換模式的時代。2018年電動汽車市場增速非常快,遠遠超過傳統燃油車60%以上的增長,是連續的快速增長。市場占有率超過5%,按照國際趨勢,這個在只要市場占有率超過5%,未來五年就會快速的普及。那么電動汽車替換燃油車是一個趨勢。
大家知道我們拿的手機,馬上面臨切換模式,要從4G到5G,不管什么手機都要換。從我們媒體人,職業經理人角度來說都存在切換模式的問題,我問過很多老師,在體制內、體制外做,實際都面臨這個問題。我在傳統企業做了很多年,我問了很多人,都面臨一個問題,在傳統企業是流程很嚴謹,上下游的關系很清楚,每個人是一個螺絲釘,我也認同。
到創業企業的話,有創業激情,對我們做轉型的人來說是很需要,這個是給了新的天地,我們從白紙開始,從零開始,學習到更新的一些事物,可以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
記者:問一下陳總,現在電動汽車銷量是接近紅海,黃總說第一款車必須是爆款,在銷售這一塊如果不提具體銷量預期的話,您怎么定位博郡汽車第一款車的銷量算是成功的?
陳曦:謝謝您的問題,我同意您一部分的觀點,也不同意一部分。您認為電動汽車進入紅海,我覺得汽車都是紅海,但是電動汽車可能不是真正的紅海。最近大家看到一個降一個升,傳統燃油車銷量狂降,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車銷量在上漲。
從燃油車第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同比下降10%以上,這個更是紅海。由新能源汽車第一季度的數據,相比去年同比增長超過5%的趨勢來看,國家的政策是有一些影響,但是普及的速度會更快。各位媒體老師今晚見證了博郡汽車首款車型博郡iV6亮相,對我們的產品顏值、性能、續航里程等方面應該有了更深的認識,我相信一個好的產品,一個爆款產品最終會得到爆款的銷量。
記者:問一下Jerry,這兩款車,我看了一下整體的參數,除了續航里程特別長,我看到就是車長和軸距之間的比例很少見,您開發這個全尺寸車的經驗很豐富,中型車的車身,全尺寸車的軸距,那么在動態駕駛操控層面的變化是不是給開發會帶來很大的難度?那么這樣的平臺在開發層面有沒有什么挑戰?
Jerry Lavine:其實不管小型車、中型車,還是大型車,開發過程中我們考慮的因素是一樣,我們這樣的設計在駕乘舒適性、駕駛感方面比較有優勢。在安全方面,我們投入了很多考量,你可以看到我們在電池包、其他設備設置方面是非常的精心,比如說我們剛才講的這些因素,還有布局方面做了非常創新的布局,汽車的性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你看一下我們的前后車架,能提供很好的安全保障,電池包放在下面提升了效率和安全性。小中大型車開發都要考慮這個因素,我們比較大的軸距可以保證有非常好的內部空間,而且汽車外形也是非常的酷炫。
記者:博郡iV6和博郡iV7一大特點就是擁有超長續航里程,我們知道純電動汽車可以裝很大的電池,博郡汽車產品的超長續航里程是不是通過更大的電池來實現的?超長續航里程需要在什么條件下實現?是通過什么技術手段實現?
Jerry Lavine:我們兩款汽車的續航里程的確非常長,我們可以做這么長的續航里程,一方面是做到了極致的輕量化,把整車可以減重的地方全都考慮到了。我們非常仔細地考慮到了機械能量轉化的損失,像剎車時、汽車傳動過程中的能量損失,還有風阻系數,軸承,輪胎的直徑,傳動組等等方面全都考慮到了,才可以達到如此一流的超長續航里程。
記者:我想問一下李瑛總。博郡汽車以自身技術實力雄厚著稱。主要表現在什么方面?能舉例嗎?
李瑛:我們前面品牌發布的時候也介紹了,博郡在底盤正向開發能力上是國內最領先的公司,博郡汽車在做底盤開發的時候,和別的公司不一樣,博郡汽車可以正向開發底盤,可以把底盤和動力學相關的所有設計均采用全新正向開發技術,這個已經體現在博郡產品底盤前后副車架的設計上,也是廣大媒體最為關注的。
博郡汽車所設計的副車架是同級別車型中副車架輕量化做得最好的。像我們B級車的副車架,其他品牌得同級別其他車型做到了30公斤,而博郡要比他們還要再輕30%,這得益于正向開發的底盤可以非常合理考慮到電機以及其他零部件的布局,可以把底盤整體布局得更為合理,這樣才可以做到副車架輕量化,這個不是所有公司可以做到,因為很多公司的純電動產品都是逆向開發的底盤,無法將副車架輕量化做到極致。
記者:第一個問題問設計師。品牌之夜上我們看到了兩臺車,三個平臺。其中博郡iV7,剛剛聽說最近沒有量產的計劃,個人覺得博郡iV6的設計更符合審美需求,而iV7的設計比較超前,還需要時間去適應。有一些品牌出來會首先推出概念車,博郡第一款車型就是量產車,是從什么樣的角度考慮的?博郡汽車有沒有考慮家族化的設計?
第二個問題想問黃總,整個市場不管是紅海還是藍海,到現在為止現在造車新勢力成功的幾乎沒有。從您的角度來看,博郡汽車同樣作為造車新勢力,您覺得現在市場的機會在什么地方?
張耀科:您剛剛提到為什么不推出概念車?很多企業會先推概念的產品,不是量產。概念車對我們作為設計師來說是很容易,我們會更容易發揮。恰恰做量產的產品是對我們很大的挑戰,我們希望作為設計師自己設計的產品可以量產。
你剛剛說的家族化,現在很多傳統企業靠基因也好,依賴品牌DNA也好,比如說前大燈,格柵的相對關系,這個是具像的品牌的DNA,而我們提倡的就是大的設計理念是一致的,但不希望太具像化。
因為我們幾個不同的平臺展現了不同的產品定位,我們希望每一個平臺都可以代表不同的消費需求,給更多的消費者,更多年輕群體更多的選擇。
黃希鳴:我稍微補充一下,我們整個設計理念是希望代表未來的美學發展的理念。大家看現在產品設計發展,由原來的非常復雜慢慢進入了非常精煉簡潔的語言,在美學觀點上,我們是沿著這個方向在做,包括今天亮相的兩款車,以及明年要亮相的車型都是這樣。
表面上差異是很大,實際上設計理念是越來越接近于未來發展方向的。你看見今天電視機和十年前的電視機,差異很大。實際上是體現了隨著科技進步,設計的語言越來越簡練,越來越有未來電子化、科技化的感覺,這是博郡的設計理念。
你說家族化,很多人把格柵說成是家族化,實際上電動汽車不要格柵,為什么要放格柵死守家族的DNA?全世界不用格柵,為什么用這個作為DNA?沒有必要。這個是對設計理念的誤解。
你講到的新能源汽車是紅海,大家沒有成功的案例。在美國,特斯拉起來之前有5、6家電動汽車企業,最后只有特斯拉一家企業起來。比如,我們也和菲斯克做過項目,他們沒有生存下來。他們當時名聲比特斯拉響很多,特斯拉之前沒有太多的宣傳,他之前是非常安靜的企業。在美國普遍看好是像菲斯克這些企業,但是他們沒生存下來。
中國的企業也是一樣,整個電動汽車產業,一旦國家政策鼓勵也會蓬勃的發展,有很多企業起來,最后和投資的概念是一樣,投十個項目可能9個項目沒有,一個項目出來。中國電動汽車領域的發展可以說是在快速增長的,去年是增長了60%多,電動汽車產業是在快速發展的。
每一個產業的突破,從0到5%的市場占有率會增長的非常緩慢,一旦突破5%的占有率,轉變的過程會非常快。電動汽車的春天是當電動汽車在性價比上和傳統的燃油車可以匹敵的時候,就是電動汽車真正發力的時候,我認為電動汽車的春天還沒有真正的到來,而是正在到來。
我們這個車的續航里程可以做到6、700公里以后,續航里程焦慮就沒有了,當我們使用成本和燃油車差不多的時候,燃油車就沒有競爭力,這個是快速轉換的市場。
如果這個市場是像大家講的紅海市場的話,他們把燃油車停了,全部轉向電動化,是不是找死?其實不會這樣,大家是充分看好電動汽車產業的方向。
這個方向是沒有錯的,但是要講究正確的方法。這個方向就像是一條正確的賽道,這個賽道是對的,賽手對不對很關鍵,參賽的方法對不對很關鍵。
我開始做博郡汽車就和所有人說,電動汽車這么大的領域,是一個馬拉松,絕對不是百米短跑,需要考驗的是你的節奏,你的耐力,你持續發展的力量。只有馬拉松型的賽手,在電動汽車領域才可以冒出來。我不知道有沒有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有一批企業會起來,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而且肯定會成為電動汽車最大的市場,你想一下中國的電動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布局,遠遠超過全世界任何市場,中國電池基本上占全世界70%以上。我們如今見到的三電系統,基本上都是在中國落廠生產,所以在這么一個供應鏈非常豐富、國家政策鼓勵的情況下,這個產業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會催生一些像豐田、大眾一樣偉大的企業,這個是必然的過程。
記者:產業發展空間很大,競爭壓力也很大,對造車新勢力來說資金壓力也很大,多數企業選擇了快的戰略,很重視宣傳,我看到咱們在前幾年在堅持正向研發,宣傳比較少,很低調。對快戰略我們怎么看?我們未來的宣傳有沒有改變?未來有什么融資計劃?
黃希鳴:情況確實這樣,很多企業認為汽車行業可以拼命的砸錢砸出來,大家現在看到了一些結果,意識到這條道路實際上走不通。
汽車產業和互聯網產業比,資金密集度不是那么高,關鍵是正確的方法,要知道怎么花錢,我們花錢是人家十分之一,我們做的工作是其他企業多少倍還不止,這個體現資金利用效率,這個是很關鍵。
一般國內上市汽車公司估值就是幾百億,在二級市場幾百億的企業融資能力就是一兩百億,我們作為新晉企業要上市,要按照傳統車企估值幾百億,二級市場融資能力就是200億,如果你沒有上市之前燒了兩三百億的話,怎么支持你在二級市場的估值?這個是很大的問題。未來的投資者投到你這里怎么有成長的空間?這個是巨大的問題。
博郡一直非常關注怎么花錢這件事,我們需要錢,也引入了很多投資方,包括今天到場也有很多的投資方,我們的投資方都是產業性的投資,不需要我們大量的宣傳,有一些投資我們是歷史上第一次見,比如從來沒有日本四大財團投資中國的主機廠,博郡在這個方面已經創造了歷史。中國汽車產業歷史上,除了合資企業,一直都沒有國外的產業財團投資。
博郡今年還有一些500強企業過來,這些是后面投資的一些機構。博郡就是比較低調,沒有把錢炒來炒去做大宣傳,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困難的事情,因為前期比較低調,大家不太關注我們,投資者也有一點盲目。中國的投資有一點跟風的感覺,像股市大漲時期一樣,大家賺錢覺得自己投資正確,實際上是股市都在漲,怎么投都賺錢。在新能源產業,按照以前的投資邏輯是有問題,所以選好一個真正有技術、有產品實力的企業才可以走到最后,投資才可以回報,價值才可以體現。
(完)